房价跑、租金爬——澳洲16年“剪刀差”揭露:资本收益预期才是楼市引擎?
当房价像火箭、租金像蜗牛,问题就不再只是“房子不够”。e61研究所新报告《住房应承载人居还是资本?》对2008-2024年全国数据进行区域级拆解,发现:供应紧缺的悉尼,租金涨幅反而落后房价较远;墨尔本除CBD外,郊区也呈现同样“剪刀差”。研究负责人尼克·加文博士(Dr Nick Garvin)指出,当购房者愿意为“未来资本收益”而非“当下居住价值”付溢价,房价就与租金脱钩——这正是澳洲房市独有的“财富效应”发动机。
一、核心发现:房价涨幅>租金涨幅,且差距在“缺房”区域大
2008-2024年,全国房价年均增速持续高于租金
悉尼各区域(距市中心1-50公里)租金全线跑输房价
墨尔本除市中心外,郊区同样“价快、租慢”
供应紧张地区,剪刀差反而锋利
加文解释:“纯粹供应短缺应同时推高房价与租金;如今租金落后,说明买家支付意愿由‘资产增值预期’驱动。”
二、房价构成的“新三样”
传统公式:房价 = 建造成本 + 土地价值
e61模型:房价 = 按揭成本 + 资本增值预期 + 租金收益(或自住节省的租金)
“当增值预期上升1个百分点,买家愿意多付的现价远高于租金上涨1个百分点。”——加文
三、政策冲击:增建120万套≠压价灵药
联邦“五年120万套”计划重点:
简化建筑法规
公交沿线重点开发
加速审批流程
但研究警告:
资本收益预期不降温,增建只能“缓涨”而非“降价”
低房产利得税(CGT折扣、负扣税)继续放大“资产”吸引力
按揭利率下降→借贷能力上升→进一步资本化预期收益
四、税制改革“雷区”
加文直言:
“要下一代买得起房,就要重新审视CGT折扣——它让‘房价涨’比‘租金涨’更赚钱。”
政治现实:
CGT折扣+负扣税改动面临巨大议会与选民阻力
需要社会观念同步转变:从“靠房养老”转向“房住不炒”
独立研究中心(CIS)首席经济学家彼得·图利普博士(Dr Peter Tulip)虽未参与研究,但认同“资本增值预期强化NIMBY”——
“利率下降才是房价跑赢租金的主因;取消负扣税+CGT折扣仅能降房价1-4%,远低预期。”
五、利率与短缺的双重奏
2020-2024年按揭利率下降约2个百分点,借贷能力提升20-25%
同期净海外移民翻倍,新增住房完工却低于目标
结果:利率“放大器”+人口“加速器”同时作用于资本预期
图利普强调:“只要利率低于历史均值,资本化效应就会持续;仅靠增建无法抵消。”
六、政策制定者的“两难”
联邦住房计划因此面临“既要资本回流、又要民生可负担”的对冲目标。
七、买家与市场启示
投资型买家:关注“资本增值预期”指标——利率、税收优惠、人口增速>供应增速
首置买家:把“租金上涨”视为信号,而非“房价必然跟涨”;优先选择供应充足、交通基建兑现的区域
换房族:利率下行周期中,市场资本溢价>租金收益,可适度提前布局;反之应锁定租金现金流
政策窗口:10月首置担保上限上调、CBD建房密度放宽,都是“预期管理”工具,短线可能加速价格上涨
当“房产=财富”的观念深植社会,房价就不再只是砖头和土地的算术,而是利率、税收、人口与预期的“资本化方程”。e61的研究把这张“隐形公式”摆到桌面:要下一代住得起房,就得让“房价上涨”不再比“租金上涨”更赚钱;否则,无论再建多少套房,剪刀差只会继续扩大——直到购买力彻底追不上预期的那一天。
温馨提示:温馨提示:文章源自网络,所述观点不代表尚澳观点,仅供参考!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文章中宣传素材(图片/视频/VR)部分源自网络,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;如原作者表面其身份并且停止使用该素材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!
相关文章推荐
本季推荐项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