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投资置业 > 墨尔本、悉尼核心地段公寓三个月涨超7%

墨尔本、悉尼核心地段公寓三个月涨超7%

当大多数买家还在讨论利率何时再降时,墨尔本内东与悉尼滨水区已悄悄跑出独立行情:在两市公寓整体“零涨幅”甚至微跌的大盘里,一批“祖辈想住”的项目却实现7%级别的季度跳涨。新数据显示,墨尔本Springvale三个月上涨3.7%,而滨水区Balmain周边更录得7.4%的领涨纪录。Downsizer(缩宅族)成为幕后推手——他们卖大房、换小房,却不愿放弃地段与品质,于是“+”成了价格加速器。

 

墨尔本、悉尼核心地段公寓三个月涨超7%


一、涨幅榜:小宅逆势突围


墨尔本内东Springvale:92.5万→95.8万澳元(+3.7%,距CBD约12公里)


悉尼滨水区Balmain周边:中位价134万澳元,三个月+7.4%,创两市至高。


北悉尼传统富人带Kirribilli、McMahons Point等地同期回落4%–7%,显示“同价不同命”


二、缩宅族逻辑:地段,面积第二


A. 需求画像


子女成年离家,不想继续守着50 sqm+的独立屋


要求步行可达咖啡馆、医疗、孙辈学校


宁愿花高价买“一层楼三房+电梯+车位”,也不愿远离生活圈


B. 供给瓶颈


内城10公里范围内,近三年新批公寓项目同比下降18%


豪华三居及以上户型占比不足新盘总量的12%


→ 需求井喷撞上供给断层,价格自然“蹿”上去


三、北岸富人区为何反跌?


可负担性天花板:同价位在北悉尼能换到的面积比内西/滨水小30%以上


买家结构变化:高收入人群开始“面积换地段”,导致北岸部分海景公寓遇冷


贷款边际效应:即便三次降息,百万级以上物业的月供压力仍让升级买家犹豫


四、产品性成关键词


“不是豪宅贵,而是合适面积太少。”Cotality分析师指出:


悉尼整体三居公寓存量仅占公寓总量9%,其中带车位+电梯+20㎡阳台的“真三居”不到4%


墨尔本Carlton、North Melbourne等学生公寓集中区,因小面积单间过剩,年跌幅2%–3%,与三居形成鲜明对比


五、政策层面:富裕区NIMBY(邻避)心态遭官方“敲打”


面对部分海滨、内东居民抵制新公寓开发,新州规划厅长Paul Scully公开回怼:“若富裕区继续拒绝新供应,将成为个失去孩子和孙辈的城区。”


州政府正考虑在交通节点强制上调容积率,鼓励“以房养老”型项目


开发商亦乐于布局Downsizer产品线:高净值人群首付比例高、违约率低,利于资金周转


六、后市预判——“银发购买力”还会延续


降息通道未关闭:市场押注2026年一季度现金利率或降至3.1%,月供再减约6%


人口结构:2025–2030年,55–74岁人群增速是总人口增速的1.8倍,缩宅需求只增不减


供应缺口:内城10公里范围内未来三年新豪华三居公寓年增量预计不足2500套,远低于潜在需求


七、买家策略


升级换小:锁定带电梯、低物业费、步行10到医疗/商超的项目,优先选产权独立车位


投资视角:关注与公校、私立医院半径2公里内的“三居+车位”盘,租金与资本增值更具韧性


风险提醒:避免过高杠杆追逐单区“概念性”豪宅,需预留至少2%–3%的利率回升缓冲


当“住得小一点、住得近一点”成为银发与高净值人群的共同选择,三居公寓的价值已被重新定价。对买家而言,与其赌大盘短期起伏,不如抓住结构缺口——在供给跟不上需求的时间差里,抢先锁定地段与产品都“对位”的缩宅标的,或许才是穿越周期的优解。

温馨提醒: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

温馨提示:温馨提示:文章源自网络,所述观点不代表尚澳观点,仅供参考!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文章中宣传素材(图片/视频/VR)部分源自网络,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;如原作者表面其身份并且停止使用该素材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!

本季推荐项目

新活动预约

请填写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