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投资置业 > 每天消失24套“75万以下”住房:澳洲可负担房源的十年倒计时

每天消失24套“75万以下”住房:澳洲可负担房源的十年倒计时

如果你每天看到24套价格在75万澳元以内的住宅从市场上悄悄消失,会是什么感受?新一份横跨2015—2025年的经济报告给出了这样一组令人警醒的数字:十年间,全国所有首府城市每日净流失22.9套可负担住房,独立屋首当其冲,公寓的微弱增量仅能抵消6%的损失。换句话说,澳洲的“入门价”房盘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缩。

 

每天消失24套“75万以下”住房:澳洲可负担房源的十年倒计时


一、城市“失血榜”:悉尼、布里斯班、墨尔本排在前列


· 悉尼:每天减少7.1套,其中独立屋占5.8套——相当于每4小时就少一套。


· 布里斯班:每天减少5.0套,独立屋占5.5套。


· 墨尔本:每天减少3.6套,独立屋占5.1套。


黄金海岸、阿德莱德、堪培拉、霍巴特也未能幸免,依次每日流失2.5、2.2、2.1和0.7套。例外是达尔文,每日微增0.3套,但杯水车薪。


二、库存“跳水”:悉尼或两年内“清零”


从绝对量看,悉尼的75万澳元以下独立屋库存从2015年的24,009套骤减至2025年的2,674套,十年跌幅高达89%。黄金海岸与堪培拉更惨烈,分别为94%与89%。按现有速度推算,悉尼可能在2027年“清零”,布里斯班与墨尔本也将在十年内逼近“零库存”。


三、三大推手:成本、供应、政策错位


建筑成本:2022年建材与人工价格一度年涨17.8%,新房瞬间“超标”。


供应缺口:长期批地节奏滞后,人口增长却未同步减速,需求持续压过供给。


政策效应:首次置业补贴确实帮到了部分买家,却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推高了整体定价,反而让“补贴”变成了“溢价”。


四、公寓“补位”乏力:杯水车薪


全国层面,75万澳元以下公寓每日净增1.5套,看似正向,却仅抵消独立屋损失的6%。珀斯和达尔文的可负担公寓成交量分别上涨105%与71%,但绝对量有限;墨尔本和珀斯每日新增1.5套与1.1套公寓,仍跟不上独立屋5.1套和2.7套的流失。


五、现实困境:年薪六位数也“够不着”


Finder新调查显示,35%的澳洲人认为自己“终身买不起房”。消费者研究主管Graham Cooke坦言:“房价纪录屡创新高,叠加高利率与首付门槛,即使年薪突破六位数,也难轻松跨过房贷审批线。”


每天24套可负担住房的消失,不是冷冰冰的统计,而是成千上万人被迫搁置的置业梦。若建筑成本、土地供应与政策工具无法同步发力,这份“倒计时”将很快从城市名单蔓延至整个澳洲。留给决策层与市场的窗口期,或许只剩短短几年。

温馨提醒: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

温馨提示:温馨提示:文章源自网络,所述观点不代表尚澳观点,仅供参考!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文章中宣传素材(图片/视频/VR)部分源自网络,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;如原作者表面其身份并且停止使用该素材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!

本季推荐项目

新活动预约

请填写信息